Skip to the content.

Short Research Archive

2021.Dec.22 (Theme: FMP)

aw中rect/kamura的关系可能与mithril/amalgam存在相似之处。 心意系统对应λ-驱动,白王对应雷纳德。而fmp整个故事的中心——千鸟要/Sophia,在我看来对应的就是黑雪姬。

2021.Nov.28 (Theme: Kwhr Twitter)

途中何回か休んだ時期がありますが、「アリシゼーション編」(9〜18巻相当)の完結までこぎつけた時に感じた、「私は成し遂げた!」という達成感があったから、今も商業ベースで書き続けていられるのかなと思いますね。お金がモチベーションになっていたら、できなかった。

虽然这的确是正论,但川原你这么说真的只会让我觉得凡尔赛……

2021.Nov.11 (Theme: Mito)

大致阅读了一下jp那边杂志上采访川原的内容——主要涉及saop剧场版。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Mito的大量细节设定是川原在脚本会议上提出,然后再由木泽&abec完善的。想要“追加这个角色”的人大概率是川原本人,而不是动画制作方。

那么川原不惜“破坏”SAOP第一层故事“本来”的完整性也要追加一个设定如此详细的角色进去,我只能认为他是准备“交换”得到SAO本篇(也就是目前的UR篇)的重要内容。

2021.Nov.1 (Theme: AW?)

突然想到个很不靠谱的猜测,加速24卷提到2020年代后半发生了一个导致AI技术被全球管制的事件(相关资料处于完全无法搜索到的状态),难不成是某个失控的AI(或者说我之前论述的由人类“恶意”凝集成的灵魂构造体)黑进了灯塔的系统里打了发ICBM出去,把ISS给炸了?

2021.Oct.31 (Theme: Mito)

目前Mito的角色设定包括以下五条(欢迎各位补充):

  1. 就读于Eterna女子学院(原型可能为东京港区的圣心女子学院,saop的初中生制服类似于静冈不二圣心学院的款式)。
  2. 常年成绩第一。
  3. 对游戏的狂热爱好。
  4. 只有亚丝娜一个朋友。
  5. SAO中一开始为自己捏的角色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性。

从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Mito在现实世界的学校中,处于被孤立(无意和有意的可能性都存在)的状态。这种处境下的她,显现出看似英姿飒爽,实则极度缺乏自信的特质。换而言之,Mito的“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是川原塑造角色时常用的一种套路——作为主角的桐人,uw的优吉欧,os的锐二,aw的黑雪姬和拓武都属于这一类型。显然在saop的剧场版里面,川原将Mito放在了桐人的“对位”进行刻画。

接下来的内容会延展的比较散乱,还请各位谅解。

从saop剧场版的结尾我们知道,亚丝娜选择和桐人继续前进,而Mito听到亚丝娜的“またね”,在她离开后回应了一句“さよなら”。换而言之,Mito选择了“逃离”亚丝娜在SAO世界中的故事(人生)。那么当SAO通关之后,回到现实世界(这个概率我认为不低)的深澄也必然会选择逃离明日奈的人生——考虑到明日奈直到2025年1月才醒来,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窗口可以做很多事。

不仅如此,从SAO的一系列主线或是外传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桐人的“自我认知”需要亚丝娜以及其他伙伴们“持续性的交流”来加以校正,才能防止其滑向自毁的结局。那么身边没有亚丝娜(乃至于其他伙伴)修正自我认知的Mito,其思维逻辑很可能会滑向相当消极的领域——如果从这一方面思考,就出现了和SAO24卷虚拟研究会会长提出的理论对接的可操作性。这种“思维滑坡”的情况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OS篇的锐二。实际上,按照通常故事创作的逻辑,优吉欧也应当出现类似的状况,但是川原没有这样写——sao11/13/14卷相关的处理,并不是我自己预期中的结果。

实际上,修正出现扭曲的“自我认知”的过程非常漫长,一旦中间出现加重扭曲的事件,其进度就又会发生倒退乃至于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弥补。以桐人为例,发现自己的身世、初始之日、第一层的攻略、月夜黑猫团,乃至于中央大教堂顶层的战斗都属于这类事件。看完这篇文章的各位,应该可以理解黑雪姬将原本是“剑”的双臂以心意变成可以触碰他人的“手”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如果把“自我认知”比喻为一栋建筑物,这一心意技的修炼无疑相当于摧毁这栋建筑物的地基,因为在我看来,黑雪姬灵魂的“本质”——或者说“自我认知”——就是对“人类”的不信任和敌意。

2021.Oct.26 (Theme: SAOP Tracklist)

VGMDB放出了SAOP剧场版OST的Tracklist,所以我试图做一些简要的解析(由于剧场版尚未上映,这里的推断内容可能会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届时欢迎各位提出指正)。

先上tracklist。

01 counting down

02 welcome to this world ~progressive mix

03 one day, one morning

04 sometimes I feel alone

05 she is my friend

06 she is my friend 02

07 sometimes I feel alone 02

08 she is my friend 03

09 welcome to this land of sword

10 please enter your name

11 aincrad ~progressive mix

12 who are you!?

13 the first town ~progressive mix

14 walking around together

15 he rules us ~progressive mix

16 death game ~progressive mix

17 muddling through somehow

18 I know you are my friend

19 you can do it!

20 together we go further

21 terrible trap

22 I’m not putting you in danger

23 together we go further 02

24 driven to the wall

25 and now he is here

26 the distance between

27 log out?

28 in her dream

29 she had to decide

30 beta tester

31 she was my friend

32 marching down

33 so yummy!!

34 what did you say!?

35 just chilling out

36 what to believe

37 I knew she was my friend

38 we just have to survive

39 to the fierce battlefield

40 panic

41 together we could go further

42 we will finish this game

43 live through our swordland

44 time of victory

45 beta tester 02

46 I’m a Beater

47 there is a whole world out there

从这份tracklist可以确定的第一点:其中一部分曲名只有以Mito为主视角的时候才能成立。

首先我们把带有progressive mix的track移除(原曲来自TV动画的OST)。接下来划重点。

04&07:sometimes I feel alone 01-02

05&06&08:she is my friend 01-03

这三首我认为是Mito视角(参见目前公开的情报中对Mito的设定),此处的she=亚丝娜。

10:please enter your name

12:who are you!?

14:walking around together

结合3月pv,应为亚丝娜创建角色并在初始之镇被Mito(此时死亡游戏尚未开始)“突然袭击”来了个“惊喜”,之后两个人在镇里压马路。

17:muddling through somehow

我把这个短语翻译为“浑浑噩噩”,应指亚丝娜在得知死亡游戏后第一时间的精神状态。

18:I know you are my friend

19:you can do it!

20:together we go further

这三首中,18和20暂时无法确定,但19我认为大概率是Mito视角。

21:terrible trap

22:I’m not putting you in danger

23:together we go further 02

21和22可能对应9月pv亚丝娜险些被野外的狼型怪兽击杀之后,对Mito发泄情绪的内容——因而22必然是Mito视角。

24:driven to the wall

25:and now he is here

“穷途末路”下桐人的登场。9到10月的pv中有这一段。

26:the distance between

“谁”和“谁”的距离?亚丝娜-Mito,还是桐人-Mito?

27:log out?

这张tracklist中最大的疑点。从编号看发生在桐人登场之后,如果进行排除法,那么此曲对应的场景中,很可能只有Mito一个人出现。

28:in her dream

29:she had to decide

这两个地方我倾向于仍然指的是Mito……但是确定性不比前面。

30:beta tester

第一次攻略会议。牙王对封测玩家发起指控,艾基尔加以反驳。

31:she was my friend

05-08中的“is”改成了“was”,是否在Mito眼里,亚丝娜(在第一次攻略的时间点)已不是朋友?这和LiSA宣传SAOP主题歌的日志中提到的“背叛”有多大关系?

32:marching down

33:so yummy!!

34:what did you say!?

35:just chilling out

这段对应SAOP原作桐人带亚丝娜的那一段(黄油面包+泡澡)。

36:what to believe

37:I knew she was my friend

36和37应该描述的是亚丝娜,可能是她向桐人询问了该怎样处理和Mito的关系。

38:we just have to survive

39:to the fierce battlefield

开始攻略第一层的狗头人。

40:panic

蒂尔贝鲁一路走好。

41:together we could go further

暂不确定此处的could是单纯的情态动词还是有虚拟语气的可能性。

42:we will finish this game

43:live through our swordland

44:time of victory

打完了。

45:beta tester 02

46:I’m a Beater

对封测玩家的又一次指控,以及桐人的演技(我总觉得他这演技和小熊猫有的一拼)。

47:there is a whole world out there

开楼梯,第二层地图?

2021.Oct.9 (Theme: SAO26-UW)

川原懂个锤子的天体物理。

uw中主星/伴星的直径比为2,假设两个星球密度相等,那么质量比为8,比现实中冥王星/卡戎的质量比(大约为10)更低,毫无疑问会互相潮汐锁定。

这种情况下,两颗星球绕共同质心的旋转周期等于各自的自转周期,也就是三者均为1天。

所以一天之内看到阴晴圆缺没有问题,但从任意一颗星球看过去,另一颗星球都位于天空中的固定位置,根本不可能是sao26描述的“伴星正午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傍晚到达最高点,午夜从西边地平线落下”。

我可去nmd吧。

2021.Oct.8 (Theme: SAO26)

sao26看完之后的一点简要思考。

  1. UR这边抛出来的内容不算多,但是涉及到一点核心理念问题。第一,ALO玩家在攻略进度上已经大幅落后于《Apocalyptic Date》和《Asuka Empire》两个游戏的玩家群体(前者依靠玩家=兽人形态的身体素质优势,后者的玩家进行了广泛的合作),造成这一落后的原因显然和21-25卷虚拟研究会搞出的一系列事件有关(类似的例子还有《Insecsite》中昆虫类玩家和非昆虫玩家之间的阵营冲突导致攻略进度落后)。第二,本卷进一步强调了玩家和NPC的关系,或者说玩家对NPC的“认知”这一问题。UR的NPC性能已经达到了ALO中巨人或是神族的水平(参见圣剑篇),而桐人镇中负责商业区运营的Insecsite组和从虚拟研究会带领军团中投诚过来的玩家们,由于运营的商店会被系统抽税(5%)因而对让NPC参与商业事务可能会产生不满(目前桐人不在所以这一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UR被攻略后,势必会发生世界解体,NPC消失这一状况——在The SEED上线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关服的VR游戏不在少数(但在我看来,UR基本不可能按一般的推断被攻略)。第三,UR世界的地图结构整体是从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的阶梯地形(以中心为原点,向外每100km为半径形成崖壁,类似婚礼蛋糕)。除此之外,UR中还存在SAO中才有的物种,这意味着UR基于旧SAO的可能性在上升(或者说在旧SAO的基础上混合了UW的设计思路)。

  2. UW这边,我在新角色Istar的设定方面思考很久之后得出了一点猜测。小说发售之前Istar=Mutasina还是我擅自开的脑洞,但这一卷后,Mutasina+Viola+Dia与Istar+两个护卫的对应关系的确可以作为一种可能性放到台面上讨论了。而To-kouga Istar(这是全名,我暂时没有想好前面这部分应该怎么拼写)和机士团长之间的关系也很值得思考。Istar的武装完全支配术为制造无法使用心意的空间(“灵魂”被冰冷的手“抚摸”的不快感),也意味着需要考虑Istar在灵魂意义上与加百列/PoH的连续性。这样一来,自卫官所谓“UW被人从外部进入”的实质情况可能不是外面的“侵入者”进入UW和里面的“内鬼”进行联络,而是外面的“内鬼”进入UW和里面的“黑幕”联络。至于机士团长,(I)升降姬对他毫无反应(II)单手可以生成10个元素(III)连续两次使用“将他人认知中的自己稀释或与环境同化”的《空之心意》(或称为《消除存在的心意》)(IV)对桐人第一次在自己面前提到admin并没有感到奇怪而只是歪头(V)连续两次使用空之心意就将灵魂消耗到昏迷程度(但我不确定是不是装的)这几条,都并没有推翻我之前提出的机士团长=混入了优吉欧数据特征的admin这一推断。那么桐人和亚丝娜退位到注销的那段时间中所作的事情,也可能包括了对这一情况的应对措施——如果将解除深度冻结的手段放在中央大教堂的上层(甚至顶层),那么对上层内部结构轻车熟路的admin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解除整合骑士们的冻结,实现对UW的再支配。不过从目前来看,机士团长(或者说admin)暂时还可以算作中立的第三方,具体情况还要等到下一卷才能确定。

2021.Sep.22-23 (Theme: SAO26 Prev)

对可能在桐人敌对阵营中的人员候选做了一点扩充,按照所在的世界分成三部分。

Unital Ring

(1) UR正式开始营运时,进行系统公告的某个“女性”存在

(2) 虚拟研究会会长穆塔希娜本人

(3) 穆塔希娜的替身

(4) 穆塔希娜的两个保镖,Viola和Dia

(5) 虚拟研究会的核心人员,魔法使Magis

UnderWorld

(6) 整合机士团长,Eolyne Herlentz

(7) 在伴星上制造不稳迹象的“反叛团体”

(8) 桐人和团长登上月球时遇到的军大衣角色Istar

现实世界

(9) 转学生神邑樒

(10) 阿尔戈寻找的SAO幸存者(存在为Mito的可能性)

(11) 25卷突然提到的,归还者学校的历史教师依田

(12) 下落不明的PoH

(13) 结衣的备份(川原在第10卷留下伏笔,目前在UW线路泄露一事中嫌疑巨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13个候选并不等于完全不同的13个人,各个部分之间必然存在连线,但具体怎么连还需要后续的情报来确认。


新角色的名字拼写是イスタル,考虑到某巴比伦废柴女神的拼写为Ishtar,这里暂时按Istar拼写(日本人这么搞就很麻烦,我分不清到底是R还是L)。

以下是在预设立场的情况下强行解析的结论,自我感觉命中率堪忧,如果不同意的话可以评论。

I=Illicium(八角属的拉丁文学名)

star=star anise(八角属的英文通称)

然后日本莽草(Illicium anisatum,即魔女穆塔希娜的角色名来源)为八角属的模式种(=该属基于这一物种的特征创立)。

2021.Sep.10 (Theme: Eolyne Herlentz)

26卷里,桐人要跟着团长去伴星Admina,亚丝娜和爱丽丝(以及两个学妹etc)留在本星Cardina,剩下的人在UR。也就是说,桐人的团队被分割为无法互相支援的三个部分。

由此有了下述推断:

  1. 伴星的“叛乱”不一定真实存在,即使存在,也有很大概率是团长自导自演——目的是隔离桐人和他的同伴们。
  2. 桐人对优吉欧的感情可能会严重干扰他的判断,而团长必然利用了这一点。
  3. 进行(1)所述隔离的原因,是因为一旦亚丝娜和爱丽丝(尤其是爱丽丝)在桐人身边,会看穿团长的真实身份。

关于UR篇整合机士团长的灵魂构造,目前我认为一部分来自优吉欧,另一部分则来自admin。具体的形成方式有两个可能:

  1. admin在将优吉欧的灵魂改造为整合骑士的过程中复制了他的一部分灵魂,作为复制自身灵魂时加入的“杂质”(目的是避免复制体产生自我认知的冲突)。

  2. 第100层决战的时候桐人以优吉欧的红(重点)蔷薇之剑对admin的致命一击,导致附着在剑上的优吉欧的部分灵魂流入了admin的灵魂内,产生了一个新的灵魂。

2021.Sep.4 (Theme: SAO/AW)

川原学目前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第一,神邑樒是否就是魔女穆塔希娜?如果是,那么替身是谁?如果不是,那么魔女又是谁?

第二,为什么要把人工胚胎的培养完成日期设定为0930?

第三,对这个人工胚胎而言,一开始使用STL技术写入的灵魂,到底是white cosmos还是black lotus?

这三个问题一环扣一环,得出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都能瞬间解开sao和aw目前的各种谜题。

2021.Sep.3 (Theme: Argo)

根据川原的推文,阿尔戈的本名还包括一个英文名字,也就是Carina。

我稍微查了一下wkpd上的词条,Carina(船底座)和Vela(船帆座)以及Puppis(船尾座)在18世纪前被视为单一的天舟座(Argo Navis,又称南船座,源自阿尔戈号),其中船底座被视为阿尔戈号的龙骨和船身。

追加tips。南船座在日语中称为アルゴ座(Argo),分割后的三个星座在日语中分别写为りゅうこつ座(船底座,即上一条描述的Carina)、ほ座(船帆座,Vela)、とも座(船尾座,Puppis)。

到此阿尔戈的真名(帆坂-Carina-朋,写为Hosaka Carina Tomo)解析完毕。

2021.Aug.29 (Theme: Miki Kazuma+a)

翻川原的nico频道翻出来三木写的一个联动短篇。

然后……ur篇魔女穆塔希娜的替身,角色id我觉得可能是anisatum……如果的确如此那可就有意思了。

2021.Aug.13 (Theme: Asuna)

如果川原在UR篇复刻了绝剑篇的故事线路——也就是亚丝娜成为了某个特定角色(♀)的“拯救者”,我很想知道各位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这个概率其实不低。

2021.Aug.4 (Theme: Kirito)

某种意义上桐人要完成的任务比茅场艰巨的多——在UR事件结束后的一片狼藉中,重建茅场曾经描绘过——或是梦想中的那个虚拟世界。而且这个重建后的世界的存在意义,还包括了“让那些产生了扭曲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中自我修复”这一项。

如果没有亚丝娜,他恐怕既不会有足够的动力,也有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而走错方向。

2021.Aug.3 (Theme: SAO/AW)

从川原在个人网站连载早期(2003年及之前)的作品(just in my eyes,傍晚是魔法的时间,月香)来看……再加上aw最近三卷和sao18卷追加的内容,以及UR篇的魔女宣言——

黑雪姬的“灵魂”很可能既不是TopDown-Based的AI(以程序代码和数据库为基础),也不是BottomUp-Based的人工FL(以从人类婴儿灵魂修改而成的Soul Archtype为基础),而是Zero-Based型的“类生命”——也就是虚拟世界中玩家(也可能包括NPC)心意(从其对战形象分析,极大概率是负面心意)的凝聚体。aw24卷提到的导致AI技术被全球管制的事件,极有可能就是她造成的。

根据川原本人早期的活动轨迹,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型我倾向于来自《月姬》中的Arcueid Brunestud——也就是通称的公主。


补充一点。既然负面心意可以凝聚,正面心意也一样可以(在sao18卷我们已经看过了其原始形态)。这个凝聚体我认为(在aw世界中)就是帝城中心的第七神器TFL。

2021.Jul.18 (Theme: K.Yuji)

2008年7月22日,九里史生(川原在Web使用的笔名)在WordGear上发布了Alicization篇终章的最后一期连载,文末标注了(次期完结)这一信息——而全篇的最后一期(第309期)则于7月25日公开。

同年9月22日,九里收集了自7月22日公开完结消息后,读者们在BBS上的252条留言内容,并逐一加以回复。该网页的存档参见此处

这里摘取两条留言和对应的回复(原文参见上面的链接,本条微博仅贴出翻译后的部分),作为本次的中心内容。

ID:るーすたー 留言时间:2008/7/23 00:11

下一期就是最终回了!

失去了记忆的神的回归会是怎样的呢——。

主要登场角色的后代们呢?

兽人族的绿剑士传说(注:莉珐)又是怎样的呢?

那棵树(注:PoH)以及砍掉了树的孩子们会不会出现呢。

好期待啊。

啊——。

但是,要完结了吗——。

太寂寞了所以就这样妄想起来了。

20多年后的未来。

有着漂亮的妈妈和在拉斯工作的花花公子一般的爸爸的,憧憬着传说中的黑之剑士的少年玩家的冒险。

诸如此类等等。

Response by 九里史生:

抱歉……神的回归,后代,兽人族的传说等等恐怕不会很明确的提到了……

整合骑士中的一部分应该还处于冻结睡眠的状态。

桐人的孩子吗……如果玩起VRMMO的话会很辛苦吧!

赢不了老爹啊!

ID:匿名 留言时间:2008/7/23 00:20

(回复るーすたー的留言)

你忘了AI姐姐了w

Response by 九里史生:

如果有了弟弟的话结衣会怎么对待他呢w

学习方面应该会超级斯巴达吧。

九里在文末配了一张图(之前很多人有过争议)。

从上述留言和回复来看,我认为对应的就是这段留言和回复的部分。

2021.Jul.9 (Theme: Web Speed)

alicization篇的web连载中,从美国玩家进入uw到桐人醒过来打完poh,对应的连载时间则是2008.5.13到2008.6.9,每日一更,合计连载了至少十万字。

这说明一个问题,以川原的水平,更新的越勤,质量越容易拉跨。

2021.Jul.4 (Theme: Mito)

遗憾的是今天的特别节目我人在外面没看到,所以只能靠手头的资料以及看过节目的人的转述进行一些细碎的推断了。

目前STAFF和声优们对于SAOP剧场版原创的女角色Mito貌似都摆出一副谜语人的态度,我所知的就仅限于(1)Mito是亚丝娜的好友(2)Mito在第一层就用镰刀(以第一层而言并不是很常见的武器)使用了五连击(来自PV,细节待确定)。

这让我想起了五年前(2016年)SAO18卷,川原重写PoH的背景故事时追加的内容。按照这一部分叙述,PoH进入SAO这个死亡游戏是接到了任务要对一个现实中被重重保护的SAO玩家下手。

由此产生的疑问有这样两个。(1)Mito在第一层就以镰刀为武器施展出了五连击(在第一层,二连击甚至都不算多见)。她为什么能够拥有这套武器和技能?(2)PoH接到委托的目标玩家,是否就是Mito本人?这个委托又是谁发出的?

下午讨论的时候@别离千载发如霜 提到了“这虽然是游戏但并不是闹着玩的”这一团长的经典台词,剧场版PV中却被Mito讲了出来。那么,Mito和团长(以及团长主导的完全潜行技术开发和SAO游戏的构建)有多大的联系?她能够在第一层使用镰刀五连击,是否和这一点有关?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川原2017年访谈时提到的内容。在桐人的人物设定中,有一个被最终废弃的内容:桐人双亲去世的原因是『研究出了像是让人类更适合完全潜行的新技术之类的,对大脑进行某类操作的技术,但被意图夺取此技术的黑幕企业以伪装成事故的方式谋杀了。桐人就是接受了这一强化手术的孩子』。实际上这个设定可以追溯到2002年川原的未完成作品《just in my eyes》(从可以阅读的部分来看,just in my eyes的男主角一家遭遇车祸大概率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个阴谋)。以川原创作故事时将一个套路反复使用的习惯来看,类似的设定这次是否会套用到Mito身上(也就是说,Mito经历了以提高对完全潜行适应性为目的的调整)?这一点是否使得Mito成为了在某个团体(从SAO系列的VR设备发展史来看,这个团体可能是Kamura公司)眼中必须狙击的目标(因此向PoH所在的组织提出了委托)?

欢迎各位提出质疑和补充。


追加推断:如果mito和完全潜行技术开发/sao测试有联系,团长很可能为她设置了一个保险。但考虑到第一层的公告,Mito就算幸存应该也处于不宜露面的状况——她的现实情报应该就是阿尔戈找自卫官要的东西。


发现了一些逻辑上说不过去的地方,所以这条研究的内容可能需要作废重写。Mito和桐人他们的关系也可能是“立场并不一致,但在死亡游戏的大环境下被迫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